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6398-2017 衣料用洗涤剂去污性能、耗水量与节水性能评估指南 模拟家庭洗涤试验法.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对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家庭洗涤方式建立测试衣料用洗涤剂去污、白度保持、耗水量与节水

性能的评估方法,提供了基本的原则、依据和方式,以及需要确定的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水为洗涤溶液的各类衣料用洗涤剂(不包括肥皂类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73—2008 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试验方法

GB/T 13174 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洗涤 wash

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溶液去除粘附在衣物上污渍的过程。

注:洗涤中使用的洗涤剂水溶液称为洗涤液。

3.2

漂洗 rinse

衣物经洗涤后,加水清洗的过程。

3.3

漂洗液 rinse solution

衣物漂洗时的溶液。根据漂洗更换用水的次数,分为一次漂洗液、二次漂洗液、
……、n 次漂洗液。

3.4

N the value of N

用于表征衣物漂洗过程中,漂洗液内部理化指标变化的幅度。计算方式是,以第
i 次漂洗时的漂洗
液理化指标项目为基数,分别与相临的前一次和后一次漂洗液该指标项目的比值。
N 值因理化指标项 目不同,可有多个。可用NPH、N'、NLAS、NTOC、NCOD、N
分别表示由pH、 表面张力、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总有机碳(TOC)、 化学需氧量(COD)、 钠离子等参数计算得到的N 值。

3.5

去污力 detergency

洗涤剂去除污渍的能力,为表征洗涤剂的洗涤性能的指标之一。

GB/T 26398—2017

3.6

白度保持 whiteness preserved

白色织物在污染的洗涤液中洗涤后,织物白色下降情况,反映洗涤过程中洗涤剂悬浮污渍的能力,

为表征洗涤剂的洗涤性能的指标之一。通常采用多次重复循环洗涤的方式。

3.7

耗水量 level of using water

V

在洗涤和漂洗结束后,整个洗涤过程中的用水量,包括洗涤用水和漂洗用水两部分。特别地,当测

试评估洗涤剂产品耗水量的洗涤过程相同(即洗涤用水一致),则耗水量可仅指漂洗用水。

3.8

耗水比 rate of using water

M

以参比洗涤剂耗水量为基数,计算的样品洗涤剂相对耗水量表示(计算中,耗水量以漂洗用水量之

和计)。

3.9

节水 saving water

在确定的洗涤比较条件下,完成洗涤后,样品洗涤剂相对参比洗涤剂耗水量减少的程度。

4 基本原则

4.1 在实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洗涤和漂洗方法应能够反映消费者实际洗涤习惯。

4.2 确定评价指标项目应适合该类洗涤剂洗涤的特性。

4.3 评价的试验结果应具有一定的重现性。

5 样品的准备

测试样品可来自生产企业、市场、消费者等各方有检测需求的团体或个人。为使样品测试结果具有
可比性和一定的重现性,可以对照使用某些固定配方的参比洗涤剂,例如:GB/T
13174 规定的标准洗

涤剂,作为评判样品洗涤性能和耗水情况的依据。

样品的处理和使用按 GB/T 13173—2008第4章的规定进行。

6 洗涤材料及污垢选择

6.1 洗涤衬料(陪洗织物)

选择测试用洗涤织物需考虑适合洗涤剂耗水量评价结果的测定,并与市场上主流的布料比例相接近。
由于不同的织物对衣料用洗涤剂的吸附是不同的,因此搭配各种典型材质的织物组合用于洗涤测试是比
较合理的,这种搭配可以参考消费者日常穿着各种织物的配比,并根据洗涤要求将待洗织物的质量确定在
一个合适的质量下。在以洗衣机洗涤方式评价中,采用一组洗涤衬料织物净重在1300
g±30g 范围内的

可选择搭配:5件干净纯棉质衬衫,1件混纺织物,2条~3条干净毛巾(用于调整组合衣物的净重)。

6.2 污渍材料的选择

根据具体的测试评估目的,选取一定数量的不同污垢种类的污渍布片,合理搭配成洗涤环境的污垢

系统,使洗涤剂的洗涤性能和节水测试结果能够反映实际应用效果,且一组产品的测试中应保持污垢体

GB/T 26398—2017

系的一致。

污渍布片可从 GB/T 13174 所列 JB 系列污布或附录 A 中列出的JBS
系列污布中具体选择应用。

6.3 白度保持材料的选择

测试评估洗涤剂的白度保持能力的织物材料应为纯棉或涤棉的白色织物面料,如
GB/T 13174 中 的JB-00 或附录A 的 JBS-00
系列污布。必要时添加一定数量的污渍源(附录A 所列的JBS-W 系列)以

维持测试环境的污渍强度。

7 水质与水温

7.1 水质

洗涤和漂洗用水应与实际生活中水质情况一致。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水质差异大,南方地区水质较
软,北方地区水质较硬,水质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和测试的结论,因此应依据测试中希

望反映的实际区域确定测试的水质条件。

为使测试结果有代表性,并符合多数地区的实际情况,多种不同硬度的水质用于测试中是个较好的
解决方案。原则上可安排三种水硬度:低于、等于、高于国内的水硬度平均值进行测试。如果用人工配

制的硬水,还应指明钙镁离子的比例。

注:人工配制硬水时,可参照GB/T13174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水的硬度在250
mg/kg 时,有一定的代表性。

7.2 水温

实际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洗涤用水的温度相差很大,普遍的洗涤温度是自然水温,测试中洗
涤水的温度也是需要测试人员控制的条件。同水质情况类似,在10℃~30℃范围内选择不同温度点

进行洗涤测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洗涤剂性能,典型的测试温度是25℃±2℃。

8 洗涤方式

洗涤方式有三种:洗衣机洗涤(机洗)、手工洗涤(手洗)、手工加机器洗涤。第三种方式主要是作为
第一种方式的补充,实际洗涤中消耗的水量与第一种相同,取决于洗衣机所设定的程序。因此设计洗涤
测试可以按机洗或手洗方式进行,从测试为考察洗涤剂性能这一根本目的出发,确定的洗涤方式应在模

拟实际生活洗涤方式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可重现性。为此采用机洗方式是比较易于测试结果重现的。

对于机洗方式,浸泡、洗涤、甩干、漂洗等各环节及用水量可依据机器内部设置的程序确定,并在整
个测试中始终保持不变,以获得稳定、可比、能复现的测试结果。在洗涤测试中,为了随时对洗涤溶液的
水质变化作出监测,双缸洗衣机可能较全自动洗衣机更为方便。采用洗衣机洗涤测试结果与实际洗涤
结果一致性的程度高,但测试误差、成本等方面不易控制。另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式是,采用实验室去污
试验机模拟的方式评价,这种方法在结果的重复性控制和试验成本等方面有优势,但与实际的符合性可

能较低。

对于手洗方式,标准实施方需要进一步规定洗涤、拧干、漂洗的细节,包括洗衣盆的大小,每次加入

的水量等,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以保证不同操作人员获得的结果差异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9 洗涤过程

9.1 去污

在确定洗涤试验条件后,可进入实际洗涤,无论是机洗还是手洗,其过程通常由以下几步组成:

GB/T 26398—2017

a) 称取洗涤剂样品,依据样品使用要求和洗涤溶液的浓度规定决定取样数量;

b) 水温及水硬度调节,依据第7章的原则确定;

c) 溶解样品;

d) 加洗涤织物及污渍布片(6.2);

e) 洗涤,依据第8章的原则确定;

f) 脱水或拧干,需要对脱水或拧干方式、程度作出具体规定;

g) 漂洗,同e)类似,依据第6章的原则确定;

h)
重复f)、g),直到洗涤完成,洗涤过程中水质变化和漂洗结束的判断按第10章的原则确定;

i) 取出洗涤织物和污布晾干后,评价洗涤剂去污力。

9.2 白度

当测试洗涤剂白度保持能力时,将洗涤时间设定在40
min,加入用于测试的白度保持材料及污染

源(6.3),经9.1中a)~i)的步骤进行洗涤,并重复5次以上后测量白度值。

10 判定指标

10.1 漂洗效果

漂洗效果直接反映洗涤剂的耗水量和节水性能。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泡沫作为判断漂洗结束
的重要指标。另外,漂洗后水质是否清澈、手感是否滑腻也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感官判定漂洗结束的

指标。

拟定鉴别洗涤剂的漂洗效果,作出漂洗结束的判断指标,可参考上述现象所反映的水质状况作出。

10.2 漂洗结束的判断指标

漂洗结束的判断指标可以根据洗涤剂配方情况及洗涤剂存在于水中的情况综合作出,表1列出了

可以作为判断漂洗结束的指标项目。

1 可以作为判断漂洗结束的指标项目

指标项目

类别

反映现象

测试方式

泡沫

I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目测或图片比较法

混浊度

I

漂洗液中污垢的量

目测或图片比较法

pH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酸度计法

表面张力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表面张力仪测定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化学检验

非离子活性剂含量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化学检验

总有机碳(TOC)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化学检验

化学需氧量(COD)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化学检验

钠离子含量

漂洗液中洗涤剂的量

化学检验

布片上残留硫酸盐含量

残留在织物上的洗涤剂量

化学检验

布片上残留非离子活性剂含量

残留在织物上的洗涤剂量

化学检验

布片上残留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残留在织物上的洗涤剂量

化学检验

GB/T 26398—2017

表1中指标值越低,则漂洗越彻底(pH
指标除外,它与漂洗水的酸碱性相关)。在这些项目中I 类
指标以感官判定,Ⅱ类和Ⅲ类指标以仪器或化学检验为主。具体指标的检验方式应结合漂洗溶液中洗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6398-2017 衣料用洗涤剂去污性能、耗水量与节水性能评估指南 模拟家庭洗涤试验法.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13-T 5692-2023 生物炭与木霉菌协同修复蔬菜连作土壤技术规程 河北省.pdf